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赵薇:一个导演的自我生长 - 看看网
看看网 - 三联生活周刊 - 娱乐 - 赵薇:一个导演的自我生长
赵薇:一个导演的自我生长
2013-6-14  作者:王恺  阅读:  

走出偶像时代

许鞍华一直很喜欢赵薇,她开始找赵薇拍的第一部电影,是2001年的《幽灵人间》,一部很细腻的发生在香港城市里的鬼片。可是赵薇拒绝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回忆:“我害怕鬼。”她怕鬼,那年她25岁,红得如日中天。演出了一系列的香港电影,当年都是卖座大片,包括不俗的《少林足球》和糟糕的《炮制女朋友》,她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找我拍就是因为电影好卖。”她不觉得那个时代自己演技已经很高明了。

许鞍华说,她一开始就觉得赵薇演技很好,戏剧风格也多变,可是在内地观众心目中,她就是个偶像。或者是“好像还珠格格那种喜剧明星,他们甚至根深蒂固地觉得,她并不适合演戏”。这大概是全世界电影工业的共性,演员被定型后很难摆脱。不过许鞍华不觉得自己错,她还是真心觉得赵薇懂得演戏,且还是适合银幕的那种经典的角色,包括演出悲剧。赵薇同样能演出幽怨和质感——事实证明许鞍华是对的,若干年后,赵薇不少角色都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也都非常精彩,包括《花木兰》、《画皮》中的角色。不过,早年的观众和市场都并不这么认为。而《致青春》更是如此,完全摆脱了她早年的风格和影响。

在2002年导演《玉观音》的时候,许鞍华找到了赵薇,让她演出性格上充满矛盾的安心。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女性,既性感,又贞烈;女性化但是又很独立。赵薇是从头到尾都有戏,她很朴素,有楚楚可怜的情感,只是不太像受过训练的刑警,这实际上也有导演许鞍华的问题,整个电影的弱项都是动作方面,许鞍华说这是一出有缺陷的戏,她当时并不熟悉变化中的内地电影状况,所以有此失误也很正常;同时上演的张元导演的另一部电影《绿茶》也遭遇了票房不好的命运,正好主演也是赵薇,结果赵薇被戴上了“票房毒药”的帽子,没人去认真分析电影的得失,而是很简单地把帽子加在一个女演员的头上。

赵薇倒是对自己所演的角色都有很认真的回顾。作为多年的行业内的中坚人物,她能够用非常专业的眼光来看自己当时扮演的角色的问题。不推诿,也不矫饰,坦率得近乎真诚。谈到《玉观音》,她觉得是自己没有演好,导演的才能是不容置疑的。“非常棒的女导演,非常棒的一部电影。”她觉得当时自己还很幼小,没有能力帮到这部电影。“演员需要时间、经历和沉淀。”

“现在自己拍电影,特别会注意每一场场景的设计,我不是那种随意的导演,我拍一场戏,所有的场景、情绪都精心设计,哪怕是表面特别随意的情绪,背后可能都酝酿了几个小时。”她觉得这个过程异常枯燥、刻板,可是完全正确,拍电影容不得投机取巧。

也有人说赵薇是因为要转型所以接文艺片种,这种话,从她年轻时听到了现在。“转到哪里去啊?我只是每部片子都按照角色设计演出而已。”她不是一个明确规划自己的演员。

在电影道路上她是不明确的,没有包装和营销,就是模糊着往前走。那时候有个念头,再不好的文艺片也接,再好的商业大片也不接。成龙的《新警察故事》找到她,结果她去接了小成本的《绿茶》。尽管张元的导演方式不合她的演出习惯,不过,赵薇把一个性格分裂的生活在悲剧中的女孩子演得很自然。

她的好朋友,也是《致青春》的编剧李樯说,赵薇演戏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放松。一般演员在很多场面中都会采取紧绷的处理方式,可是她却很放松,这样有好处,就是整体自然舒展;可是也有坏处,许多有激烈情感冲突的戏,包括很多有爆发力的戏,大家都觉得她演不出来。“其实她能演,甚至演得很出色。”比如赵薇在《绿茶》中的表演,开始一直在简单的平面徘徊,她只是在展示自己内心的压抑,可是最后扇方力钧耳光那场,却有力量。“她很适合有爆发力的戏,在那里只是小试验,后来许多戏里面更明显。现在她和陈冲演出《放浪记》,里面的角色也是大开大阖的。”

李樯编剧的《孔雀》、《立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都是有浓重悲剧感的电影。他和许鞍华一样,都觉得赵薇是个好演员,能演出戏剧冲突,所以他本能地觉得赵薇适合他的悲剧基调的电影。“她不是那种温吞水的演员,从自然而然,到全面爆发,她可能只需要一瞬间。”李樯觉得是机会没有降临到赵薇身上,因此,在拍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时候,有个小角色,戏份不多,可是需要特别的表演才能,他想叫赵薇来演出,可许鞍华说:我不敢。她是“人气明星”,这种事情我都不好意思出口。李樯并不认识赵薇,可是他是个异常简单的人,也完全不管电影圈的人情世故,自告奋勇,说他去找赵薇谈谈角色。没想到,这一谈,两人当场定下了演出的事情。都觉得对方是对电影真正有追求的人。

做美术指导的李杨现在还记得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片场,第一次看到赵薇的情景。“只看过她的小燕子,知道她演戏放得开,但是没有想到她演这么一个小角色这么出彩。”他给赵薇扮演的东北女厨师刘大凡设计服装,要突出她的东北式的审美,艳丽、朴实,结果是一件红色的皮外套加一条绣牡丹花的弹力裤。“开始担心她拒绝,很多女明星只关心自己好看不好看,剧情和审美不在她们的规则内。可是赵薇二话没说就穿上了。”

当时他们看剧本,刘大凡的戏不多,角色描写也不详细,可是赵薇发挥得很好。“许多人都觉得她大大咧咧,和那个角色有类似的地方。其实完全不一样,那个人物是东北人,虽然戏不多,但是层次却很多,从开始的粗枝大叶,到后面的细腻的哀伤,包括她内心固有的伤感,都需要很强的表演能力。”李樯在设计电影的时候,没有强调实体的城市,他强调的有压迫感的城市生活不是具象的,而是模糊的现代压迫。可是衣着粗俗,口音也很东北乡土的赵薇却把小城市鞍山和上海的对立演绎了出来,她初到上海的大医院那一场,冲进病房,问护士长穿的鞋子是哪里买的,展现的还是人物粗枝大叶的一面,可是越往后走,她的厚度越来越明显,她不再是那个肤浅的东北女孩,而是一个对母亲爱恨交加、对外面的世界又渴望又恐惧的小城市姑娘。不少人对她在其中的一场戏印象深刻:和男友分手后,刘大凡面色平淡地走在餐馆外的街道上抽一根烟,脸上没什么表情,可是种种痛苦、厌倦和绝望都在里面了。李樯说,她把一个剧本里并不复杂的人物演出层次来了:善良、简单、空虚。

两人的友谊如小树般生长。赵薇说,和李樯第一次见面,就抗拒不了他的要求,觉得他会是自己的人生知己。现在更是这样,赵薇几乎杜绝了和电影圈朋友的一切活动,唯一的活动对象,就是李樯。她经常说:我电影圈最重要的良师益友就是李樯;而李樯也觉得,像赵薇这种心性明澈的女演员,在电影圈几乎非常稀少,也是他最好的朋友。

大片时代

可是要走出偶像身份,没有那么容易。2005年,霍建起找到赵薇和陆毅,拍摄一部情人节上演的电影,片名就叫《情人结》,因为选的是两位偶像明星,包括上演的档期关系,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一部商业定制式电影,完全不予以重视,加上票房不好,许多人又用老观念去指责赵薇,而她凭借这部电影当上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当时人们也议论纷纷。导演霍建起说,大家对赵薇有偏见,太轻视她的演技了,实际上,她一直在进步之中,把电影市场的不景气怪在一个演员身上,不太公平。李樯也说,影评体系是没有标准的,大家不知道一个电影的成败背后错综复杂的原因,很多电影当时市场不好,往往被找到一个最简单的替罪羊。由于发行方面原因导致的失败也怪罪到当时最容易被找到的“替罪羊”赵薇身上。2005年,中国电影类型片单一化的典型一年,那一年的大片是《无极》和《天下无贼》,霍建起所拍摄的文艺片,实在是不能引起任何重视。

“你去看看《情人结》里她的表演就知道了。”李樯说,“尤其是最后一幕。”这是一个中国式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不同的是结局,两人经历了多年的磨难后,终于结合了。霍建起选择了一个很简单平淡的场面表现两人多年后的相遇。第一个长镜头是婚纱店里,赵薇和陆毅相遇,她扮演的是一个30多岁、对爱情已经逐渐看淡的老姑娘,但是重见自己的爱人,脸上的表情由惊喜到疑惑,再到爱情自然而然地重新萌生,非常有层次感;第二个长镜头仍然是对准她的,一个几分钟的面部特写:她成为新娘后,在简陋的照相馆里面对着镜头,先是满足感,接着,是慢慢地眼睛里浮现出泪水,似落非落之间。和《甜蜜蜜》中张曼玉的那段经典表演很相似,一个经得起这种拍摄的女演员,演技上了一个台阶。

中国的大片时代带来的恶果是:演员必须参与到大片中,大家才觉得你仍然保持一线地位,可是大片多是资本方的游戏,许多演员是按照既定的套路去接受被动角色设计的。很少有发挥的空间,演员的定型化、符号化越来越严重。2008年,赵薇的《赤壁》就是典型的例子,她扮演的孙尚香其实还是还珠格格的延伸版,表现的男孩子气,活蹦乱跳和单纯,这种角色对于赵薇已经是驾轻就熟的套路,资本方也不希望她有所改变。真正能看出她的变化的,是《花木兰》。

赵薇在“中戏”导演班的同学柏邦妮是该片的编剧之一,这个电影虽然也是大片模式,但是至少她的角色充满了未知性,在拍摄此片之前,柏邦妮对赵薇的表演还不太了解。只知道她的表演风格是偏喜剧,偏疯癫的。“她是被周星驰认可的喜剧明星,电影圈的人知道,演好喜剧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女明星。国外不少喜剧女明星都是天价。”在平时的生活中,赵薇也大大咧咧,她们一起去吃麻辣小龙虾,赵薇沿街坐着,也不做任何掩饰,全没所谓;一起去唱歌,赵薇在包房里大唱自己的歌,服务员都说唱得好像啊,涌进来看,啊,原来是原唱,然后就跑进屋合影。“合过很多次,她也不在乎。”

只有一次,她对赵薇的细腻有所感知:她们一起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被某个镜头感动的赵薇默默走到窗户边,悄声哭泣起来。《花木兰》本来是几个男性编剧,找到柏邦妮,就是为了增加一些人物的细腻色彩,所谓“侠骨柔情”,以女性为主角的商业大片一直很少:“角色的吸引力很大,她肯定希望自己在其中发挥得更好。”赵薇完全放弃了以往的还珠格格式的表演方式,在其中展现了一个女人的成长,而且这成长是面对死亡、残酷的战争和爱人的离开为代价的。“她的表演方式是大开大阖的,释放出来的情感都很强烈。”

香港导演马楚成驾驭战争场面的能力并不强,所以很多战争场面中只能依靠演员的表演。“赵薇在很多场表演中,不哭却有让人肝肠寸断的感觉。”很多演员,在寻求角色突破的时候,是装丑、装深沉,或者表现出疯狂的行径,但是赵薇在这部影片中都没有,她的状态平静、自然,拍摄过程中也不太补妆,那些表演方式她十几年前就已经都用过了。李樯经常给赵薇推荐各种好电影看。“她是个心性聪慧的人,能够从很多地方学到东西。她现在的读物你知道是什么?《史记》。你周围还有谁是认真读《史记》的?”

柏邦妮觉得,赵薇在表演上还是有过迷惘的,但是她的方式是慢慢打开自己,将自己的人生阅历放在表演中。“整个表演越来越厚重了。”很多人觉得这电影不成功,影片内核与古诗的内核完全不一致,但是赵薇却用自己的表演把整个电影撑下来。尤其是最后一幕,她回到家乡,虽然换上了女子装束,却失去了爱人,身边的风景也一片凄凉,她只能靠自己强大的内心走下去。这大概就是赵薇把柔软和坚强混杂在一起的表演方式。赵薇告诉我,演《花木兰》她很注意修正自己。“那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我注意演出的是她身上的责任感,其实很难想象花木兰的生活状态,不过找到这个人就不难演了。”

在大片占据主流的年代,赵薇只能做出这一选择,投身大片潮流:“纯粹的商业电影不是不能演,不要对被动创造出来的角色不屑一顾,但是最好是有好的配合,现在的那种速度很快的商业电影我尽量不接,但是有好的配合的电影,我还是会接,哪怕是个小角色,但是只要能有淋漓尽致的发挥就可以。”

所以有了“画皮”系列。她在第一集中的佩蓉是个与她以往角色不同的女性,非常端庄,有温暖的感觉。李樯说,其实生活中赵薇就有这种感觉。“我生病的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她都会拿着咖啡和早餐上门来看我。”可是,电影中是一个古典模式的端庄。“我们看到银幕上她的表现,和生活中不一样,也和以往的表演模式完全不一样。”赵薇接片子基本不和人商量,哪怕和李樯关系这么好,她也不商量。

在市场不理想的时代,她说自己只接有好的表现的角色,“能在瞬间有强烈情感的那种”。准备出演的关锦鹏的《放浪记》里,她和陈冲演两个女艺术家,李樯编剧,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赵薇非常期待,演起来很有戏剧感。有这种选择标准,她会接受一些商业片的邀请。“现在的电影市场上,好的文艺片比好的商业片还难找。不少文艺片邀请我,想打动我,就说,‘薇姐,你可以一个人演两个角色’。”可是好剧本不是靠这种花哨的小技术可以达到的。

她现在是个特别明白的人,对电影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不会被商业片或者文艺片之类的说辞打动,但是商业片陷阱更多。前面所说的定型问题之外,演员的配合也由电影公司进行分类。赵薇在《画皮1》之后,立刻被设计成了和甄子丹配戏的女明星,接下来就是一部纯商业化的《锦衣卫》,那是一部毫无发挥的影片;之后,赵薇又和陈坤被搭配在了一起,不过赵薇有她自己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既定的模式里寻求变化,两人的关系始终是不固定的,表演模式也就自然而然变化了。在《画皮1》中,她突出的温柔、贤惠的一面,在《画皮2》里面,她的表演方式完全变了。“我演的是陈坤的老板。”她开玩笑。这部魔幻色彩很浓的影片中,她、陈坤和周迅等人一开始就觉得这是部卖座的大片,几个人共同选择了一种风格强烈的表演方式来形成影片的风格,但是并不漫画化。用熟悉她的朋友的话来说,她演什么,都把角色当成活生生的人,不愿被定型。

导演赵薇的新尝试

《致青春》的摄影李然和美术李杨说起片场上的赵薇,都有些印象深刻的画面,恰恰不是明星式的,而是相反:熬了几个通宵,“赵大腕”满面油光,瞪着两个眼珠子,看的都不是同一个地方;或者是披着军大衣,头发湿漉漉的,毫无明星样子,在片场,她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导演。

李然觉得,赵薇“发狠”了,她发狠把这部电影拍摄成一部不矫饰的“赵薇电影”。她比一般人找投资方便。可是,现在资本的控制很强大,一听说是网络青春小说改编的,开始有人要求赵薇拍摄成台湾小清新片类型,被她否定了;后来又有人想让她拍摄成为《失恋33天》那种风格小品,她也不愿意。虽然她找钱容易,但是她的不屈从的态度也使她失去了很多投资,什么植入式广告那些她基本不考虑。电影整个拍摄了120天,远远超过了投资商规定的50天,剩下的钱,都是赵薇的投入。

“我没那么虚荣,一定说要去做一个导演。”赵薇自己解释。她在潜意识里也没有觉得过导演是一个高于演员的职业。2006年,赵薇回母校读导演系的艺术硕士,最初也就是和她关系很好的本科班主任崔新琴老师的动员。她的考试成绩很好,比分数线高一大截,没有毁掉她“会读书”的好名声。尽管她进校考试都有大堆媒体人马跟随着,记者们也都把她考研究生当成了是转型的一步,可是赵薇自己清楚,她不是一个目标功利的人,回学校读书,按照同学柏邦妮的形容,是提供给赵薇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神经也不再那么紧绷。“她热爱电影,也喜欢校园生活,所以很乐意和同学们分享书和碟。”站在校门口,路过的人盯着她看,她也就是稍微低头,不过多掩饰。

按照规定,毕业的时候需要作品。她不想随意拿一部作品混过去,她的选择和目前市场流行类型都不一样:不是古装片,不是搞笑电影,更不是半段子半小品式的青春电影。《致青春》是赵薇和李樯商量的结果,根据流行的一部网络小说改编。“选择此小说,最大原因还是因为青春是每个人的经历,主题不错。不过我们绝对不是翻拍那小说,那样的话就没有拍电影的必要了。我想把当下的自己对逝去的青春的感觉拍进去,李樯说得有意思,是去曾经的战场上凭吊。”赵薇觉得,所有人看到电影都会发现,和当下的流行电影样式完全不同。“不华丽,也不雕饰,更不是一般人们习惯描绘的那种摔个酒瓶子发泄的青春,我希望大家看后都觉得意外。”第一次坐在导演的椅子上,“很奇怪,很熟悉的感觉”。从前她在片场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坐在这椅子上,可是真坐上去,立刻就很职业化,忙着看演员们在每一场中的情绪。

建组几个月一直在忙于选角色和定分镜头,8个主要演员一个个地试戏,办公室里还搭造了宿舍的场景,包括明星在内也得试戏,演员赵又廷觉得这是自己演得最累的一部电影,主要是赵薇对演员的情绪有高度的要求。“要求情绪饱满,要他们演出最实在的东西。”演出过程中,当演员们演不到要求的时候,她自己也很难受。“我是演员出身,特别知道演不到位的时候演员内心的痛苦,特别理解他们。”这时候她就会去帮助他们。

李然说,拍那一场朱小北砸超市的戏,演员演了几个小时,到了最后都快崩溃了。那是一场极其需要演员爆发能力的戏,也不知道她悄悄上去和演员说了几句什么,演员都能立即恢复元气,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能表演出需要的情绪来。而且她特别能和演员们打成一片,当她和小演员们一起坐在片场的宿舍场景里面喝酒的时候,她也就是个朴素的女大学生。

赵薇高兴地说:她这么多年的学费不是白交的。她是较劲的人,希望自己能帮助这批演员们使出全部的力气。李然记得她只有一次发脾气,也是因为演员们情绪不对。“那次在片场其实也就是试戏,一场大家在宿舍喝酒的戏,也就是郑微在失去恋人后回到房间,被同宿舍女生安慰的场景,表达的场面很轻松,演员们也就在布景中随便坐下来了,可她进门来一看就生气了。因为她自己内心很强大,她想把青春那种撕裂、痛苦的感觉都放进去,任何轻描淡写的情绪,她都觉得不对。”

李然和李杨之前都拍摄过不少大片。但是他俩都特别不愿意提这些电影,反倒觉得赵薇是在认真地拍电影。他们都是李樯的朋友,被介绍到这个剧组,开始也不了解赵薇,存在一些怀疑,可是刚开始工作就被她征服了。李然说,他刚开始和赵薇谈论就很投合,他们都对流行的青春片的用光表示反对,觉得虚假,像明信片,毫无质感。“她和那么多名导演合作过,判断力很强,准备工作做得异常充分,我们开始做分镜头就做了几个月。”最后定出来的是拍摄出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的氛围,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东西。用光和构图方面,有质感。“没有模仿任何一部电影,我们参考了几百部电影,最后是我们要的90年代中国的质感。”

再比如一般电影会突出明星的帅,可是李杨为赵又廷设计了一件90年代稍微时髦点的服装,都被她换掉。“她要的是完全的电影,不能出现任何一点异常,那件服装微微有点光鲜,不是她要的朴实感,所以不行,演员完全是为电影服务的。”在之前,他们看了许多90年代的电影和照片。“我们要的那种年代感特别真实,没有一点装饰性。”

因为和赵薇熟悉,所以李樯的剧本很简略,不像《孔雀》那么清晰和复杂,但是赵薇把剧本里有的没有的感觉都拍了出来。“她拍了一堆活人。这也是她最感动我们的地方。”

活人赵薇

赵薇自己也是个“活人”。柏邦妮觉得赵薇是个活得明白的人,能够自然而然地和很多东西保持距离。比如时尚,比如奢侈品。“是说她不太用名牌?”“不是那个意思,她拒绝了很多代言,也不太出席各种大牌的场合,而是把心思放在电影里。”

明星和时尚本来是相傍相生的产业,可是赵薇却明白其中的奥妙:“化个大花脸,露着胳膊和腿,参加个时尚活动,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明星就是个职业,是个活,要时时刻刻展现美,帮人们实现对某种生活的向往,那个对自己内心太没有帮助了。”她近年越来越少地出席时尚活动,也越来越少和圈内人一起。

李樯不觉得赵薇是一点点变成如此的。“她从小就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心胸开阔,特别能吸收好的东西。我们平时说到某本书中有句什么话好,她当时不提,过了一阵告诉我,说她看了那本书感受如何如何;另一方面,她胸怀开阔,谁得罪了她,若干年后再遇见这个人,她一点都不记得,是真的忘记了——她内心有个过滤系统,只接受好的东西。坏的不往心里去,一点仇都不记。”

这大概是他们都愿意和赵薇做朋友的缘故。柏邦妮觉得,赵薇有底气,从不刻意去做什么,太不像一线女明星了;李樯说得更具体:赵薇就是他身边一个最朴实的女孩,春节去他家吃饭,尽管和李樯的父母亲不太熟悉,可是她还是自己打开冰箱找零食吃;他的父亲生病,赵薇会陪他去河南找个庙宇烧香;他生病了,她就会上门照顾——“她的心性阔大,这些在她心目中,都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包括她的婚姻也是如此。“她不爱慕虚荣,赵薇一点也不在乎对象的经济实力,或者外在的东西,她有感情就有感情;现在嫁的人,外界传说他是富商,其实也不是,也很普通。她不像大家想象的女明星那样,一定要嫁入豪门,或者是像有的女明星因为自己事业下降,急切找个人嫁了。她没那个必要。就是因为相爱就结婚了,普通得一如周边的人。”

在李樯看来,这种健康的心性是成就赵薇的因素。可是赵薇还总是发现自己的很多小缺点。她说自己是双鱼座,没长性,所以当最亲近的人告诉她,从来没有一个不自制的人可以得到成功——“这话好,快点记下来。”不过晚上吃烤串的时候,她还是情不自禁地多吃了几串。

【版权声明】 以上《赵薇:一个导演的自我生长》之图文信息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未经《三联生活周刊》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三联生活周刊》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416.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