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赵珩谈百年北京风物 - 看看网
看看网 - 东方早报 - 文化 - 赵珩谈百年北京风物
赵珩谈百年北京风物
2012-2-7  作者:石剑峰  阅读:  原文链接

    赵珩是有资格说自己老北京的,他是地道的北京土著,曾祖父赵尔丰清末曾任署理四川总督兼驻藏大臣,父亲赵守俨是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主持过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赵珩写过《老饕漫笔》、《彀外谭屑》、《旧时风物》等一系列关于老北京文化风物的随笔,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认识。这几年,赵珩每年都会在首都图书馆开一个系列演讲,主题就是近百年北京生活方式的变迁。在这些关于北京逝去的生活方式的随笔和讲演中,他常常以自己的亲历追忆旧时风物。可是另外一方面,对于北京以及曾经的文化传统和留下的历史,赵珩并非保守派,他不同意“老北京”这样一种标签,也并非顽固要求守着所剩不多的一墙一砖不动。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都已经逝去,断裂形成的空白无法再恢复。

  石剑峰  

  辛亥革命之后,满洲贵族统治退出政治和历史舞台,我们在各种记载中看到最多的是他们的生活有多么的没落。

  赵珩:辛亥革命对北京人的影响,受到最大冲击的首先就是旗人。旗人过去在北京居住相对集中,从前北京分内外城,内城是东城和西城两个区,外城就是崇文和宣武两个区。在清中叶以前,只有旗人才能住在内城,汉人住外城。之后,这一界限逐渐打破,汉人不但开始到内城来做买卖,甚至在内城居住。不过旗人相对还是一直集中居住,尤其是在北京的北城地区尤为集中,也就是地安门以北和它的东西两侧,很多王府都在这里。但北京旗人社会也不能一概而论,城里的旗人、贵族的旗人、营房的旗人等各不相同。相对而言营房的旗人生活比较封闭,儿女婚姻基本都在这个范围之内,社会交际也基本就在兵营里。他们跟汉人基本不来往,这里是保持旗人文化传统最多的地方。地域上看,营房旗人主要在海淀那里。城里的旗人越是社会阶层高的,他们跟汉人交往就越密切,汉化程度也越高。满人进关后能统治汉人三百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主动汉化,主动放弃自己的游牧文化,接受汉文化,甚至导致绝大多数满人不懂满语。

  但在清朝后期,一般旗人的生活已经很差了,平时饭桌上有一点羊肉、鸡蛋已经是了不起了。我祖母的房子有一段时期被征用,她只好住到别人的院子里,那户人家是满族,是铁良(满洲镶白旗人,清末大臣)的后人。但他们的生活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非常差了,比我们家差多了,可是他们家里还用个厨子,是个瘸子。其实没有什么菜可做,每天就炒一个菜。以前满族人有一个传统,就是到了七八月份要吃菜包,其实就是吃忆苦饭。满人菜包最早就是白菜叶子包米饭,打仗的时候随时拿出来吃两口,还是冰凉的。后来满人还吃,就是不忘祖宗马上得天下的艰辛。但在他们还好的时候,为了这个菜包好吃,馅里面有很多花样,用什么鸡蛋、炒肚等各种异味东西。可是民国后,这些旗人又开始吃白菜叶子卷米饭,恢复到以前了。他们的生活还很保守。我们家做点色拉,给他们家送去,他们非常客气,非常讲究礼貌,他们不说不要,欣然接受,完事后把碗洗干净。哪怕就是在碗里搁几个枣也不能空着碗还回去。问他这色拉好吃哇,他会说好吃好吃。可是我发现,色拉全倒进了土箱里了。

  还有一些人比如大官和收藏家,很早开始就变卖家产生活,首先变卖的就是房子,比如贝勒载涛也把房子卖了。很多王府,连恭王府也卖了。他们逐渐大房子住小房子,小房子住破房子,甚至最后搬到坟地上去。住坟地名为守孝,实际上是没房子住,但那里的房子是不要钱的。其实这种状况从清末就开始了,他们的生活在那个时期开始就不行了,辛亥后更成问题了。辛亥后,北京旗人的最大问题就是找不到工作,当时对满人有一定歧视。所以,满人纷纷改汉姓。旗人中也有两类,一类是积极向上的,还有一种很穷,倒卧街头的都有。卖完家产和房子怎么办?还有很多收藏家就开始卖收藏。那时候,那些东西都是不值钱的。包括我祖父,他是收藏家,他那时候买进了很多东西。我们家虽然是汉军旗,但我们家最讨厌旗人的生活方式和所作所为,看不起旗人。我祖父是新派人。他买的很多东西,很多人书里也都写过,其中包括盛昱(晚清著名收藏家,满洲镶白旗)家、完颜景贤(晚清著名收藏家,满洲镶黄旗人)家的一些东西。他们也开始变卖家产了。辛亥后旗人生活困顿的原因,第一,没有挣钱的能力,可是有花钱的本事。第二,他们老老实实花,这些东西也够花了,可是他们还想投机做生意,被人骗了很多。

  辛亥革命之后,然后是“五四”,到了1928年所谓北京的黄金时代之后,旗人已经进入不了北京主流社会,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当然有些人还保留着原来生活方式,比如娱乐方式一直保持到解放后,比如单弦、大鼓。但生活质量很差,就是窝头有大有小的区别,萝卜丝粗点还是细点。他们多数人心态是平和的。我见到的旗人都是如此,对于祖宗基业的失去,虽然有仓皇,但是也无可奈何,能够面对现实。

  

  其实我们对1949年以前北京的认识,大体是老舍小说里的北京,这也是您许多文章里的北京。我们所怀念的老北京文化很大程度上也是1937年前的北京,就像上海人说老上海其实也只是那个时期一样。您怎么看这段被缅怀的老北京文化。

  赵珩:首先我声明一点,对于北京文化的讨论,我一直在两个方面唱反调。第一,我不喜欢老北京的提法,因为这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我知道上海的朱维铮教授恰恰是海派文化提法的反对者,我是京味文化提法的反对者。我对京味文化和老北京这两个词有些不同看法。老北京或者京味文化这两个概念相对市井化。一个市井化的名词不能代表北京这段时期发展的全貌,因为这仅仅代表市井,并不能涵盖北京文化的全貌,而那个时期的北京文化是多方面构成的,包括贵族阶层、市井阶层、士大夫阶层等。另外老北京,什么是老?老到什么程度呢?是元大都时期的还是明清时期的,还是民国时期的?那些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住在北京的人现在都自称是老北京了。

  辛亥革命后,北京的社会结构里,我们不说市井,因为市井在每朝每代都一样。文化人的圈子一个是满族文化人,一个是汉族文化人。在革命之后,满族文化人圈子逐渐江河日下,汉族文化人一部分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准。所以我曾谈过一个话题,就是宅门的陨落。第一是经济原因,第二是社会变迁,第三是新思想进入造成生活观念变迁。比如以前讲究四世同堂,后来逐渐化整为零,单个家庭生活开始兴起了。这些原因造成整个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解体。然后新兴贵族开始进入北京,他们的到来也改变了北京的居住结构,比如熊希龄,他是湖南人,他做国务总理进入北京;比如朱启钤做过北洋交通总长代理过总理。他们来了后,首先把北京规整的四合院都改变了。四合院的廊子镶上玻璃,跟我们封阳台是一个道理,廊子本身是室内和室外的缓冲空间,没有窗户但是上面有顶。他们愣把廊子改成玻璃房。中国的四合院也有中轴线,他们却把虚化的中轴线廊子实化成了玻璃房,这都是些新贵做法。这批新派人物带来了其他地方的生活习惯和气息。其实汉人士大夫也奇奇怪怪,以我家为例,我家从来没有住过四合院,我们既不是新兴文化人,也不是所谓新贵,我们家只是在北京做寓公的。像我祖父那种人有新思想,把我父亲送到国外去,但又觉得旧学不可废,所以回到家还得读《诗经》这些旧学。这种人也是很特殊的。

  

  1928年至1937年这一北京黄金时期,恰恰是北京不再是首都,是北平的时期。政治权力结构的退出,怎么会给北京带来了黄金十年?

  赵珩:这里就牵扯到北京社会结构变迁的话题。我曾提出三个论点,改变北京百年生活变迁的,有七个政治文化因素,三次大的人口迁徙因素和两个媒体介入。七个政治文化变迁就是辛亥、“五四”——“五四”是局部的改变,对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影响——反而更重要的是1928年的迁都,然后1937年的沦陷,1949年解放,1966年“文革”,1979年改革开放;六十年来北京的人口大迁徙分别是1949年解放,1969年上山下乡,以及1979年至今的外来人口大量持续迁入北京,把整个北京换了瓤了。两个媒体介入,分别是电视和互联网。我们讲的1919年新文化运动是一个很小圈子的改变,对一般老百姓都没有改变。但新文化运动对北京人最大的改变,实际上是一般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的增强。对于知识阶层来说,也是瓤的变化。1919年之后,北京的大学教育非常兴盛,大量外地来的教授开始定居北京,梁启超是广东人,陈寅恪是江西人;还有写作的,比如曹禺对北京的熟悉远不如天津,他写的北京其实是天津。文化精英开始集中到北京,对他们来说,北京是保持中国传统的一扇窗。文化精英的集中,这对北京是一个很大的影响。

  我在首都图书馆有一个关于近百年北京生活方式变迁的系列讲座,去年讲的是“落日余晖:北京文化十年”,断代时间是1928年到1937年,也就是说民国史上的北平时代。1928年6月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到1937年沦陷,北平又改为北京。这段时期,原则上不称北京而称北平。这段时期也就是所谓北京的旧都、古都、故都时期,这一文化十年实际上也是北京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辉煌。这一时期北京相对比较安定,北伐结束了,北洋政府结束了,物价平稳,生活稳定,教育特别发达。这十年是北京教育最好的时期。到了1928年,中国形成了两大文化中心,一个是传统文化中心的北京,一个是新派文化中心的上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长时期。

  《旧都文物略》是对北京传统文化一个总结性的作品。《旧都文物略》的作者是当时北平市长袁良,他编这本书的初衷很幼稚。他当时编这本书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开始染指华北,袁良希望编这本书给世界各国看北京有多么美,拿这个影响国联出面干涉日本人不要染指华北。到了1937年,北京基本上就结束了灰色的基调,结束了安静平和的旧北京状态和生活,一种传统、安静、平稳、和谐的社会也过去了。

  那段生活很多人都在怀念,第一人们生活水平比较高,因为物价比较便宜,当时一个小学教员一个月二十多银元,养活一个三口之家没有问题;一个中学教员,七八十银元,可以雇一个老妈子,租个黄包车,买一个一进的四合院,六口之家。鲁迅在北京工作时候,三百元是相当高的收入。一个保姆一个月两块钱银元,但常常得到些赏钱。北京保姆基本上都是河北三河县的,她们积攒下钱在老家买地,到了解放时他们甚至成了地主。但1928年后,心态上是灰暗的。1937年后,物价飞涨,供应发生很大问题,北京物质生活就很窘迫了。敌伪时期的北京,不完全像老舍在《四世同堂》写的样子,因为老舍在那个时候没有在北京待过一天。都是臆想中的北京。但那个时期,北京相对物质比较匮乏,任何事情开始简约化,繁文缛节开始简约。对于北京社会结构的发展,很客观地去看待,很多人的态度其实都是臆想的,想当然的。

  

  但无论怎么说,现在的北京人还是很自豪所谓老北京文化的。您怎么看黄金十年的北京和现在北京之间的关系呢?它们之间有延续性还是断裂的?

  赵珩:我觉得,实际上有一定的隔断,缺乏一个传承和延续。造成延续性成为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1949年和1966年。1949年开始对旧文化否定,最主要是教育的改变和更多政治因素加入文化中。1949年之前的教育没有太多的政治因素,甚至在敌伪时期也是如此。1949年后,文化受到政治影响太大了,甚至影响到了语言、社会交往等各个层面。到了1966年,则变本加厉。这造成北京传统的旧文化缺乏了延续性,形成了一个空白。新文化没有替代旧文化,而旧文化又受到打压。1979年后,有一种文化饥渴现象,但造成一个现象就是错误地去还原旧的东西。

  对于逝去的东西,只能随着时代变迁无可奈何。今天我们修了许多四合院,甚至完全再复原,可是再像也没有了那种生活方式。如果你在这个院子里保持旧的生活方式,那你是在作秀,你脱离了院子外的现实社会。你复建的四合院不能孤立存在。你把隆福寺拆了,现在要复建,那你不可能恢复到原先的东西,复原不了原来的味道。因为历史无法复原。

  

  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一方面在大规模地拆,一方面又大规模复建,还有一些民间的保护,所以您的态度可能比较暧昧,并非是原教旨保护主义者。

  赵珩:那些断开的东西,我们去怀念的时候,不要去臆想、概念化地恢复。能够保留的真实保留,那些逝去的真实复述,而不是胡说。其实,明代北京的东西到了清代也基本没有了,清代的东西到民国也没了。新的东西取代旧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恢复,恢复了就不是历史了,已经失去的就只能失去。我不主张永远用新的代替旧的,但我也认为,已经走过的路,也没办法重头走。貌已不存风将焉复。从前一开始按照梁思成方案也不行,那只能把北京城变成一个文物,可是生活的馅不可能是原来的馅了。我们很多东西很多城可以不拆,但是城区里不能走汽车、地铁,保存下来形成的只一个文物,在国际上也有这么做的。这个观念在日本人时期就有了,日本占领时期就提出了新北京方案,新北京区域就是在阜兴门外,从今天广播电视大楼一直到八宝山,建成新北京。

  把北京保留了,这里面的人生活怎么办?有人说,这片平房要保留,但当地老百姓有意见啊,他们拉屎撒尿还得上公共茅房?凭什么你们说话的人住楼房,我们住平房?这种矛盾不太好解决。断裂形成的空白无法再恢复,这是抵抗不了的。

【版权声明】 以上《赵珩谈百年北京风物 》之图文信息归《东方早报》所有。未经《东方早报》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东方早报》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360.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