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天亮前死去 - 看看网
看看网 - 南方周末 - 社会 - 天亮前死去
天亮前死去
2011-11-18  作者:雷磊  阅读:  原文链接

11月10日,张艳遗体被接回安葬,病房中留下一张空床。 (陈群/图)

平静的早晨

妻子的平静让叶士龙觉得不安,但他转念想这或许是妻子病情好转的迹象。

叶士龙醒来时发现妻子正睁眼瞧着自己,他拿过床头的手机看了看,六点三十五分。

这天是11月9日,叶士龙在心里盘算着,到省城来看病已经27天了。躺在病床上的妻子面色苍白,神情平静,没有说话。

之前,妻子的病忽然恶化,浑身疼得不行,叶士龙拿着家里所有的钱带着她到了合肥,在武警医院进行透析治疗。透析用的是一种叫腹膜透析液的药物,每次都得先把腹中的积水通过透析管排出,然后将2000毫升的液体注入到体内。

由于病情较重,张艳每天都需要换六次透析液,取出的液体每袋足有4斤2两,每天都要从她微微水肿的身体里注入取出二十多斤液体。

和前几次入院治疗不同,这次张艳感受到的痛感并没有随着透析的进行减轻,她告诉丈夫说“每天都比前一天疼得厉害”。叶士龙赶紧联系转到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是安徽省内最好的医院之一。

住在医院感染科大楼的二楼最南头,病房门窗都朝向东面,阳光照进来显得很亮堂。几天前,由于腹壁皮肤感染,医生将治疗方法换成了血透,张艳的大腿上的一处血管被选为血透点。但新的治疗方法一直未显现出应有的效果,张艳不断向丈夫抱怨疼痛的缠绕。

今天早晨,妻子的平静让叶士龙觉得不安,但他转念想这或许是妻子病情好转的迹象,心里有些欢喜。两个人从恋爱结婚到如今都已经十四年了,几乎是无话不谈。他将两人之间的默契归结为自由恋爱,他常向村里的小伙子介绍经验,“爱人要自己谈哩”。相知多年,在一起不说话,也觉得很自然。

7点,值班护士对病人进行例行的输液,叶士龙将病床床头调高,让妻子保持仰躺的姿势。在输液的四个小时里,张艳多数时间都盯着天花板看,像是在思考什么,并不同身边的丈夫说话。偶尔,她嘴中会发出一些声音,都是些含混不清的音节。叶士龙早已经习惯妻子生病后的自言自语,他问讲什么,张艳也不理会他。

取下输液的药瓶,叶士龙将妻子扶到窗边吃午饭。午饭是由大楼里的王师傅配送的。尿毒症患者配餐一般都是白粥加灰面馍,一顿4块钱。生病之后,张艳的胃似乎也变得脆弱了,每餐都吃不了几口,吃完又会都呕吐了出来。一直在妻子身边照顾的叶士龙并没有其他的吃食,妻子吃剩下的就是他的。

碗里的白粥比同屋的病友多,叶士龙明白是王师傅可怜自己夫妻俩,每次都会往碗里多加一勺。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发火

结婚十四年两个人没有争过一句嘴,叶士龙安慰自己是妻子太想孩子了。

张艳吃了几口白粥,并没有如先前那样呕吐出来,妻子的表现扫去了这些天积攒在叶士龙心里的郁结。只是到事后,叶士龙才忽然觉得这其实是张艳死亡的一个准备。叶士龙将剩下的白粥和馍吃了个精光,坐在床沿上的妻子很虚弱,两腿不时会如同吹了寒风一样抖动,常年的透析使得她腿部钙流失了,常常“抽筋”。

十一点半,是张艳进行血透的时间。张艳身体虚弱,站立不稳,叶士龙将妻子扶上轮椅,说了声“走了”。他们由电梯下到一楼,转去安医附院门诊大楼的透析中心。初冬的阳光和煦温暖,街面上小吃摊点鼓起一团团的雾气,人来人往,这是张艳生前最后一次走出感染科大楼。

医院里的病友们,都称赞叶士龙对张艳的悉心照料。但叶觉得,这只是他对妻子的爱的回报。他们曾是村里水泥厂的工人。1996年,叶士龙被大卡车从腹部辗过,断了六根肋骨,昏迷了几天。叶士龙每次看着妻子忍痛汗涔涔的样子,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曾经的经历让他对痛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她都不嫌弃我,嫁到了我家。”叶士龙记得当时自己身体好了,走路还经常一瘸一拐,出身于乡镇干部家庭的张艳并没嫌弃他穷和瘸,还是嫁给了他。他出事后,只要张艳来看他,他就立马觉得“好过了许多”。所以,他也选择陪在张艳的身边,让她觉得好过一点。从2007年发现尿毒症之后,他一直都在妻子的身边照料。

这天的透析,长达四个小时,张艳很多时候都闭着眼睛,似乎在休息,而叶士龙则坐在一旁无所事事地想些事情。对于妻子病因,他常回溯到水泥厂倒闭后两人一起的打工生涯。当时,他们都在嘉兴的一家印染厂工作,车间在高温定型机械的加温下常有五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张艳几次在生产线上晕厥。但一心想把家里搞好的她休息休息又回到了车间,直到查出患了病。

透析结束时,太阳已经偏西,叶士龙将妻子推回感染科大楼的病房。毒素被析出,这是尿毒症病人最为轻松的时刻。下午的饭点到了,叶士龙准备去给妻子拿配餐,但这时张艳忽然开口说,不想喝粥了,她想吃豇豆炒肉。这让叶士龙感到诧异,在四年多的求医住院经历中,妻子从未提出这样的要求,两个人节衣缩食惯了。在打工时,两口子曾经花了一块钱买了一斤豆腐,就着吃了五顿。

妻子有了胃口,叶士龙赶紧到医院门口的小饭馆里要了一个豇豆炒肉和一碗米饭,总共10元钱。张艳很快将一碗饭和豇豆炒肉的大半都吃了。看着胃口大开的妻子,叶士龙觉得由衷的开心,他觉得妻子的病似乎就要好了。

但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张艳在吃完饭后情绪忽然变得很激动。她开始央求丈夫带自己回家看孩子,“心里想得紧”。叶士龙赶紧开导她说,安心看病,等周末放学就让孩子上合肥来。但张艳激烈的情绪难以抑制,她开始冲丈夫发火。“我们结婚十四年都没见她那样过。”结婚十四年两个人没有争过一句嘴,叶士龙安慰自己是妻子太想孩子了。

现在回头看看,这是张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丈夫发火。

“是我拖累了整个家庭”

“为治病,亲友们都是竭尽全力。”但夫妻情笃,叶士龙说什么也不愿放弃。

从省城回到六安市金寨县铁冲乡铁冲村,路上至少要折腾一天。这个大别山深处的乡镇紧邻着河南省和湖北省,“翻个山头就到了河南嘞”。

“你去给我买个鸭腿吧,嗯,我还想吃鸡爪子。”平静下来的张艳对丈夫说道,这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初冬的夜里,寒气逼人,走到楼门口时打了个冷颤,他将身上青黑色的羽绒服和毛衣往下拉了拉,攒了攒脚趾。他还穿着从家里穿过来的淡黄色拖鞋,天生汗脚的他怕脚臭让妻子觉得不舒服,就一直穿着拖鞋照顾张艳。

医院门口就是夜市。一个鸭腿,六元钱,两个鸡爪,一个一块五毛钱。吃完了这些卤菜,张艳将手机从充电器连接线上拔了下来,这个电话是丈夫为了方便向亲友借钱买的。她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公婆两人。

叶士龙的爹娘接到儿媳妇的电话时,孙子孙女都已经睡下了。体力恢复的张艳情绪再度变得激动,她在电话里一直给公婆道歉:“对不起爹娘,是我拖累了整个家庭,将两个小孩子甩给你们。”说到这里,张艳泣不成声,甚至,她还细数了家庭对她的付出。

在铁冲村的公路旁,张艳曾和丈夫一起建起了村里最早的楼房,那还是2000年的时候,两层三间门面的楼房。而在去年,这一套房子也已经被抵押换得了7万元的医药费。如今,一家六口只是寄居在曾经的房子里,如果买家要收房,一家人就只能回到山崂上的坍圮的土屋中。

亲戚中能借的钱都已经借了,叶士龙粗算了一下,他和张艳双方的至亲有十多家,每家都借给自己上万元,其中邻屋居住的叔叔一家就出了五万,这几乎是这些家庭所有的积蓄。

“为治病,亲友们都是竭尽全力。”张艳和丈夫都知道这是个无底洞,但夫妻情笃,叶士龙说什么也不愿放弃。在张艳病情缓解的时候,他就去做泥水匠的小工,扛石头做帮工,每天赚40块钱。没有活儿时,他就上山找玉竹、蚂蚁精等药材卖,腿上常被蚂蝗吸附饮血,回到家发现时,蚂蝗都有小指头粗了。

年幼的女儿和儿子也很早懂事,11岁的女儿放学之后就会帮张艳换药,家里偶尔做一点好吃的,两个小孩知道妈妈要吃,从来都不动筷子。

张艳接着给自己的娘家人打了电话,她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这些年很知足,丈夫和公婆对自己很好,好多事情都是怪自己的命,但遇到了好人。

听着妻子讲电话,坐在床边的叶士龙早已经是泪如雨下。“是我拖累你和孩子。”张艳对丈夫说道。紧接着,她又对丈夫嘱咐照顾好孩子,家里的钥匙她收在什么地方。叶士龙摇着头。

张艳之前也数次说过类似的话,但都被他劝住。他告诉妻子,刚刚表弟又借给他一万块钱,让她不要担心钱的问题。事实上,叶士龙每天早上都要往医院账户里打两千五百元钱,而每天晚上去看账面时,又剩不下多少了。

“现在国家的政策也好了”

一起住院的不少城里人的报销标准都接近九成。但来自农村的张艳报销额度却只有39%。

“你看现在国家的政策也好,我们参加的新农合能报销不少呢!”叶士龙拿出之前在武警医院报销的钱给妻子瞧,试图让她宽心。在武警医院的十天左右的治疗总共花了17000元,最后报销到手4000余元。

张艳患病的第一年是家里花钱最凶的,两口子最后合计了一下花了近16万元钱。由于当时农村合作医疗刚开始,叶士龙和村里的人们都不清楚如何操作,当时看病时都没有拿票据,最后几乎没有报销。到现在,乡镇卫生院的报销额度已经达到63%、在县级医院达到52%。但类似于尿毒症这样的重病,一般都需要到县外的医院治疗,报销额度却只有39%。

但张艳所用的药品很大部分是进口药品,医药费中能报销的部分并不高。叶士龙打听到,一起住院的不少城里人报销的标准都接近九成。这些病人常在阳台上下棋打牌,而他却没有那份儿心情。在这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穿着普通的张艳和丈夫,管床的医生和护士都回忆不出张艳的样子,甚至他们到最后都没能记住或者找到叶士龙的名字。

叶家还有一位“贵人”是县里的干部,他在三年的时间里给了叶家近5000元钱。这位“贵人”是县里的典型,获得过中央级媒体的报道。叶士龙安慰妻子说,会有人帮咱们,喏,“贵人”最近升职了。

丈夫的安慰让张艳平静了下来。但叶士龙觉得自己的劝说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夫妻俩早就明白在农村患了重病多数都是等死。乡里和张艳一起去省城治病的一个中年人,为了治疗,把年幼的女儿都送人了。

而且,张艳早就知晓叶士龙的大哥就是患上尿毒症死去的,患病之初她就对丈夫讲,没希望了。1995年,哥哥叶士成因为无钱救治,在家里捱了四个月后死去,给这个家庭留下两个幼小的女儿。

在厕所发现了悬挂着的妻子

整层楼的人都听见了这个中年男人的嚎啕。

爱人的病痛让叶士龙一度低沉,念过高中并且是党员的他变得有些迷信。他曾请人算过命说,2010年和2011年对于张艳的病来说是一个坎儿,“迈过去了她能活到70岁”。他想等妻子身体恢复一些后,把自己的肾脏捐一个出来做移植手术。“我们都是A型血,应该可以移植的。”他心里的这个打算没有跟妻子提过,也没有找过医生求证。

但这却是他心里唯一的希望。晚上九点,妻子躺在床上,不时翻看着手机,想起来一个亲友就发个短信去,不让他看内容,发完后就删除了。约在九个小时后,他的希望不复存在了。

内心忐忑的叶士龙一直坐在窗前,与妻子并不言语,只见得手机屏幕的光芒在夜里照着妻子的脸,分明而又不真实。陪床的这几年,他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就是张艳夜里睡不着绣十字绣,他也陪着。四年里最好的时光,则是回到家和孩子在一起,张艳的文笔很不错,可以教五年级的儿子写他头疼的作文,而自己则可以辅导六年级女儿的数学。儿女学习都很好,得来的奖状贴满了家中堂屋的一面墙壁。

凌晨四点半,这个背负沉重负担的男人终于抵不住困倦,趴在妻子的旁边沉沉睡去。张艳获得了一个避开丈夫看护的机会。

病友孟南香是最后一个看到张艳的人,凌晨五点半附近,她因身体的疼痛醒来。屋内没有任何声响,孟南香不久又再睡去。她看到张艳坐在床边,眼睛长久地盯着睡去的丈夫。

可以想见之后,她取下床头的充电器连接线,借着清晨的微光蹑手蹑脚地走进病房里的厕所。之前的进食帮助她获得了行走的力气。在这个贴着蓝色和白色瓷砖的厕所里,张艳以那条用于“找钱”的手机充电器连接线在厕所墙顶的钢制横杠上结成环形,然后没有声息地将自己缢死。她不能发出任何响声,丈夫就在几米之外的地方睡着。

11月10日早晨六点三十分左右,醒来的叶士龙发现被窝里已经没有妻子的踪影。他焦急地查看了阳台和走廊,最后在厕所发现了悬挂着的尚有余温的妻子。

这天早晨,整层楼里的医生护士和病人都听见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嚎啕。

【版权声明】 以上《天亮前死去》之图文信息归《南方周末》所有。未经《南方周末》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南方周末》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260.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